胡殿臣自传

发布时间:2023-08-24

作者:胡大同

点击量:0

殿

胡殿臣,字哲一。1943年农历冬月十六生于扎赍特旗努文木仁乡杜列屯。

1953年入小学,1959年考入音德尔一中,1962年考发入音镱尔一中高中,1965年高中毕业。

儿时智力开发晚。及至十岁尚不识数。老父伸出拇指教我数“一”,我和他犟起来:“明明是大拇指,怎么是‘一’了?”,家人哄堂大笑,老父也哭笑不得。上学第一课就学“开学”两个字,繁体“开学”二字很难写。老师怎么教也不会,后来就照着描,还别说真写会了,以后就学开了。

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音德尔一中。分配到初一一班 班主任是贺维金。贺老师系晓天在内师院的同学。由于我在小学累任少先队的小队长、中队长、大队长,所以参加了班委会,任委员。初二时任班长,初三时仍任班长。初三毕业前夕,即1962年5月4日我加入了共青团。

1962年全旗8个初中毕业班,只一个高中班,在8:1的竞争中我竟考上了高中属前10名之内。家人自然高兴,特别是六哥,他竟把我考取高中成为他在单位炫耀的资本,可见当时学生能有读书的机会是多么可贵。

高中一年时我任班长。高中二年时任校学生会主席,在校友中知名度自然高起来。特别是高一暑期我写努文木仁中心屯村史,返校后作忆苦思甜报告轰动一时,风光属我。高三时凡在学生会,团委任职的学生干部均回班任职,我任高三支部宣传委员。整个高中我的学习成绩都是上等的,我们的班主任是李志通。

在中学整整就读六年,我的任何费用全由八哥负责。那时八哥(剑)的工资也只有22.5元。八嫂也只是在印刷厂做临时的活,工资极低。总收入也就是30多元钱,负责我的费用担子不轻。真真地难为了这一对踏着“九九艳阳天”旋律而新婚的小俩口!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吃不饱,每周我都到六嫂那里饱餐几顿,七嫂在一完工作时没少买糕点给我吃。生活是苦一些可是大家的情绪都很好,有工作的求上进,读书的自加压力,发愤争上游。

在中学时代只有一件事给我留下阴影,那就是“输血”。我和十七名同学自愿给患者输血,但学校对我们的待遇却不同,我

们不能接受便和学校发生了正面分歧。后来马敬贤(副主任、团委书记)出面处理,学生才接了。谁知高考政审时却写上了该生“资产阶思想严重”,影响了录取,以各科平均71.4分的成绩落第,抱憾终生。

1965年毕业后回到努文木仁,在生产队劳动14天即到农业中学任教,从此开始了我教育生涯。不仅仅是教育选择了我,也不仅仅是我选择了教育,而是现实同时选择了我们。

在努文木仁农业中学期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”。我在扎旗的宗派斗争中有观点而没有参加任何组织与团体,清理阶级队伍时被打成“内人党”。后来中央下发了“318”文件,我得以平反。那时就那么可笑,今天才学习了“内人党”这个名词,明天就成为党徒。全是拳打、脚踢、皮鞭火烤而入。

1969年扎兰屯师范(当时呼盟师范)招生,努文木仁两个指标其中有我。就这样我在扎兰屯师范才得享受教育专业的训练,那时我们用的是内师院的讲议。我是文专班,开设教育学、文学史、汉语、中学教材、文艺理论等科目。任课者孟广道、高和风、暴疆风。这三人在第一次评职称时即获教授、副教授之职。

1970年我进修期满,返回原单位。那时“努文木仁农业中学”已改名为“努文木仁中学”,延用至今。在努中工作任高中语文课、班主任,后来中学成立“革委会”我被结合到班子里,主管教学,相当于现在中学的教导主任。1971年我转成国家正式教员,月薪37元。这一阶段正是邓小平第一次复出主持中央工作阶段。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,我也正工作在前沿,集中整顿学风纪,落实“以学为主”。工作不到两年就反击所谓的“右新倾翻案风”,教育上叫“反回潮”。在努文木仁中学我首当其冲,成了努中的孔夫子,大字报围攻,还不行辩白。更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,自动退学,反诬我开除,他学黄帅(当时全国学生

抗潮流典型)将我告到呼盟革委会文教组(相当于现在的盟教育处)。组长李新荣在全盟教育反回潮的大会上公开点我的名字,并指令扎旗严肃处理。是呼盟教育回潮的三大典型之一,在这里我的名字一时又传遍兴安南北。扎旗文教组(相当于教育局)派王云霄、钟二人抵努调查,被努文木仁革委会顶了回去。就因为这件事革委会认为我委屈将我调到公社文教办,主管全公社中小学教学(属升迁),诗中有“新迁未敢有笑”即此一时期也。那时文教助理任文教办主任,后来我任文教助理,并兼知青助理。一直工作到文教办、知青办解体。在此期间有一定的实权,诸如:推荐学生,采用教员,学校领导任职等。

文教办撒消后我仍任文教、知青助理,但这时主要是下乡搞“农业学大寨”。公社认为学校领导班子不行,又派我回任中心校长(旗局批副校长,因王德仁平反任校长)主持工作。

1982年我在砚兄的努力下,调任音德尔镇文教助理。工作一年调任音镇中心校任副校长,我的老上级王国柱任校长。1984年王国柱调走,我任中心校长,一直工作到1992年改任督学。

1982年涉足音德尔镇教育工作十年间,如果说贡献,那就是学校建了三幢教室,共1500平方米。没让音镇人民负担建房资金,全是采取国家拨款,实属不易。与此同时又建四所村完小,全是砖瓦结构,使音镇办学条件差的景况为之一扫。在这点上协村镇两级办学我不知用了多少心力,也算是贡献吧!学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很高。

正是这些努力与成果在十年中我受旗级奖励六次,盟处级奖励一次,自治区教育厅奖励一次(见1988年内蒙日报光荣榜)。我1962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,经过24年的不断改造和几个支部的培养,在1986年4月19日经组织部考核,音德尔镇党委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
岁近花甲,回首一轮,布衣贫民之感油然而生。虽未虚度年却也无为。上思国非只才疏,契机也实难逢。下想扶助子孙,倾已庐之所有唯清风耳。他年魂归古月问吴刚陈酿安在哉!

公元2001年5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