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游记(下)(2025.7.24--7.25)
发布时间:2025-09-29
作者:胡大同
点击量:0
自孝陵神道缓步而出,便步入梧桐大道的浓荫之中。两侧梧桐参天而立,枝干交错如拱门,绿叶翻涌成海。夕阳自叶隙筛落,碎金般铺洒一地。游人三三两两倚树留影,笑语与蝉声交织,竟不知是人在画中,还是画在人间。
已是夕阳西下,虽累,但想起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,便决定夜游秦淮河。
网约车去夫子庙,夜幕已垂,万家灯火如星海倾泻。游人竞相排队等待上画舫,码头上人山人海。随着人流移动,此时才感到“繁华”有了具体的形状:远远近近的灯光组成的不同建筑的轮廓,河上跳动的波光,永不休止的人海潮汐;此起彼伏的叫卖声,靠岸游船汽笛声声,高音喇叭提醒游人的声音,汇成了秦淮河新的涛声……
好不容易轮到一只空船,我拉着妻挤上去找空位坐下,这才真实的感受一下传说中的秦淮河。夜色下的秦淮河已被点燃了:河水的波纹已成了一张张明暗相间流动的地毯,不断的上下起伏,灯影破碎又重合,似被六朝金粉浸透的梦,载沉载浮。富有特色的琵琶声也随着河水在夜色中弥漫,似有歌女低唱六朝旧事……
画舫沿秦淮河蜿蜒前行,如同在时光隧道中行走,数不清的传说、诗词歌赋随波而来,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,都在流淌的河上。船行如溯时光,李白笔下“二水中分白鹭洲”,杜牧诗中“烟笼寒水月笼沙”,皆随水波荡漾而生。桃叶渡中的相思,朱雀桥边的野草花,也因水波而绵长悠远。一河柔波中,更有秦淮八艳的倩影……
朱自清、俞平伯二人在1923年8月同游秦淮,相约同写一篇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,一时传为佳话。我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才对秦淮河念念不忘的,可知千载光阴中历史的厚重之感。我想十里水道到处都有,上天何以厚秦淮呢?只好默默自问了,朱自清笔下的秦淮河是蔷薇色的,哎,不愧是大文豪,那一河烟柳和灯光都在文字里鲜活了起来。当然,也随着秦淮河水一直流淌到今天。往事悠然神思:百年前的傍晚,朱自清定是拿着印着蔷薇的笔,看着那蔷薇色的河,写出一篇散发着蔷薇芳香的文字来……
书到用时方恨少:满耳歌声,满河传说,一船故事,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,岂不怪哉?难不成我游的秦淮河,竟不是他们坐的“七板子”所游的那条河吗?那船亦不知载我到了哪里,也不知要到哪里,只是同它飘在这被六朝胭脂粉气浸满了的水中……
留下一首词,记下今日之游:
西江月 • 过秦淮
十里秦淮画舫,一堤烟柳繁华。暗香浮动卷轻纱,遍地香车宝马。
前代兴亡遗恨,皆随流水天涯。从来安乐毁国家,应在心头常挂。
7 月 25日 多云 农历闰六月初一 周五
昨晚来这里夜游十里秦淮,今日到这儿来参观夫子庙。一代文枢,这里香火极盛,主要是学生来此求愿的。到大成殿拜了夫子,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长如夜。”殿里四周有孔子生平介绍,更是历史的见证。
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,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何为“儒”呢?人之所需也!在我的记忆中,唐玄宗李隆基写的诗给我的印象较深:
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
夫子何为者?栖栖一代中。
地犹鄹氏邑,宅即鲁王宫。
见凤嗟身否,伤麟怨道穷。
今看两楹奠,当与梦时同。
诗中的慨叹,如今仍与庙中的香烟一同缭绕不散。孔子的思想现在仍然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,他所倡导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至今仍被奉为国之典范。在孔子后的2500年间,他的思想深入每个人的灵魂,是真正的万世师表。
夫子庙更是清朝时江南贡院中心,是中国教育的活化石。从这里可以一窥当年的教育制度是如何选拔人才的,贡院即向朝廷贡献人才的地方。漫步其间,仿佛仍可听见昔日科举士子的纸笔沙沙、抱负翻涌。在大成殿四周的浮雕中,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幅名为《楛矢贯隼》的壁画,“楛矢”是楛木作的箭,楛木是产在东北的树。孔子当年在陈国,有人拿着一支被不知名箭所射杀的隼来询问孔子,孔子当即认出是肃慎国那里的箭。史官在国库中一查,果如孔子所说。这说明现在东北和贝加尔湖一带在那时就是周之属国,向中原朝贡“楛矢”。因为《左传》中记载周天子说:“肃慎,吾北土也。”和这里记载互为印证。一支楛木箭,穿越千年,仍射中历史的靶心。
作别那支楛木箭,即来到鸡鸣寺。这里号称江南第一寺,千年以来香火一直不衰。相传梁武帝萧衍梦里闻鸡啼,寻声于此,认为是佛祖引渡而建寺。寺成后,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当和尚,本以为到这里能看一些历史掌故,却只见无数善男信女上香膜拜,功德箱遍地,只待信客前来。加以萧衍曾舍身于此,更是风水宝地,求愿者信心倍增。我同妻俱不信,有些无所适从,终究匆匆离去。
待出得寺中,恍然什么都没印象,回头再看时,已不见巍峨宝刹却只见一片废墟:
只见荒草从生的野地上,来了一群衣衫褴褛的苦役百姓被兵卒驱赶着正在辛苦劳作,他们不断有人病倒累倒,时有死者……随之而来的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拔地而起,更来了一群群宝相庄严口吐莲花的和尚,他们点起香火,敲起木鱼为皇帝祈福,为万民祷告!皇帝被感动了,认为是佛祖显灵引渡。所以前后四次在此剃度出家,被大臣赎回。耗金亿万,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。有魏将侯景来降,他也认是佛祖来渡,全然不察。终致侯景反叛围城,虔诚的佛子被饿死台城,何其苍凉……一声叹息,留诗以记:
游鸡鸣寺
梁武闻鸡梦里啼,寻踪建寺舍身栖。
佛前多少琉璃火,不照人间百姓衣。
鸡鸣寺建在鸡笼山上,山下即是玄武湖。这里背靠明城墙,景色宜人,是同杭州西湖,嘉兴南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。玄武湖更因是皇家园林,湖泊更显神秘。湖中名胜众多,风光旖旎,坐园中观光车绕湖一周,满眼风光一览无余。
对于玄武湖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沧海桑田之变。这里原通长江,晋、宋时修堤,使之称内湖。北宋时已是农田,元时疏浚恢复故道,北通长江。明时再成内湖,兴衰可见一斑。城头风云变幻,湖中草木荣枯,只随潮涨潮落散去,留下一湖风月而已。玄武湖的变迁正是历史的见证,倒是南京站因出门就是玄武湖,被誉为最美车站。留诗一首:
玄武湖
几度通江海,终成内陆湖。
城头多变换,水岸几沉浮。
船覆违民意,舟行抚众哭。
可怜千秋水,犹映六朝孤。
上一篇:
烟台鸥下一篇:
西江月 • 杨树沟瀑布